RPA技术的发展现状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通过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可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等目标。2017年,电气和电子工程师标准协会(IEEE)对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进行了定义:“RPA通过软件技术来预定义业务规则以及活动编排过程,利用一个或多个相互不关联的软件系统,协作完成一组流程、活动、交易和任务,需要在人工对异常情况进行管理后交付结果和服务”
从大众对RPA普遍的认识角度分析,一般认为PRA的主要特征是“模仿人类”,但侧重点又有所不同,譬如IEEE强调的是预定义规则和串接不同系统,Gartner强调的是RPA是软件而非物理机器人,而普华永道则强调的是使用者不需要专业的IT知识。存在理解上的差异很正常,新技术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诞生的,但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当然会有不同的理解。RPA的最终目标是工作无人化,可是要实现这个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无人化工作听着确实理想,可是只要真的去尝试写脚本完成某项工作就会发现,脚本技术在现实环境中还存在很多局限,很难完美替代人类的分析和决策。当然不会因为技术没有完全成熟而放弃发展,但同时也无法忽视现实条件给发展带来的限制,正是技术理想与现实限制的反复“较量”,塑造出了RPA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
RPA1.0阶段:辅助性RPA(AssistedRPA)在RPA1.0阶段,作为“虚拟助手”出现的RPA,几乎涵盖了机器人自动化的主要功能,以及现有桌面自动化软件的全部操作,一般部署在员工PC机上,用于提高工作效率。缺点是难以实现端到端的自动化,做不到成规模应用。不过辅助RPA已能够有效减少业务平均处理时间,可有效改善客户体验并节省成本。
RPA2.0阶段:非辅助性RPA(UnassistedRPA)在RPA2.0阶段,被称为“虚拟劳动力”的RPA,主要目标即实现端到端的自动化以及虚拟员工分级,主要部署在VMS虚拟机上,能够编排工作内容,集中化管理机器人、分析机器人的表现等。缺点是对于RPA软件机器人的工作仍然需要人工进行控制和管理。非辅助性RPA机器人可以全天工作,并用业务流程代替了人机交互,有利于实现增效降本的目标。
RPA3.0阶段:自主性RPA(AutonomousRPA)在RPA3.0阶段,RPA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端到端的自动化和成规模多功能虚拟劳动力,通常会部署在云端服务器和SaaS上,能够实现自动分级、动态负载平衡、情景感知、高级分析和工作流等功能。缺点是处理非结构化数据时仍较为困难。在此阶段,自主性RPA会与更多技术进行融合,可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RPA4.0阶段:认知性RPA(CognitiveRPA)RPA4.0是RPA未来发展的方向,通过运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以及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实现对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预测、处理等功能。目前,尽管大多数RPA软件产品都处于在2.0~3.0,但发展已相当成熟,同时产品化程度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