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影响着金融服务的模式和流程,金融智能体在大模型的加持下,业务场景的应用能力得到强化,然而,作为新型技术,在隐私保护、透明性、数据泄露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风险,为充分完善智能体系列标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在4月8日召开金融智能体标准启动会。
来自中国信通院、百度、恒生等相关单位和多家知名企业的业内专家、领导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围绕金融智能体的技术特点、应用落地等展开研讨并介绍金融智能体标准框架。实在智能算法专家汪东瑶受邀以《从RPA到智能体,数字员工的发展及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为主题发表演讲,分享实在Agent数字员工在金融领域的最新发展、技术创新及应用实践。
实在Agent智能体在金融应用落地表现出强大优势
汪东瑶从RPA发展到智能体应用在金融行业数字员工的进化历程、产品核心优势、服务质量与效能等方面展开介绍,以垂直自研TARS大模型+ISSUT智能屏幕语义理解技术作为双模驱动深度融合RPA,通过一句话自动生成Agent智能体数字员工,帮助操作电脑、手机软件完成各类任务,实现“你说PC做,你说手机做”,其技术突破与能力在金融智能体落地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于大模型的智能体能够感知金融环境,通过学习和推理改变自身状态,并能采取行动以实现金融领域特定的目标,如智能投顾与个性化理财、智能风控与反欺诈、智能催收与语音机器人等多个业务场景应用,在提升效率和质量、优化客户体验以及降低风险方面表现出强大优势,相信随着不断迭代发展,可以进一步推进智能体技术在更多金融行业场景的丰富应用和普及。
金融作为实在智能深耕行业之一,积累了非常多“实在数字员工”在金融领域的实战应用和探索经验,成为中国银行、中国平安、招商银行、华夏银行、交通银行、杭州银行等多个世界500强、大中型头部金融客户的共同信赖选择。最后,汪东瑶以智能体在金融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展望了数字员工的未来发展趋势及推进建议。
共绘智能体系列标准编制蓝图,助力推动体系建设
中国信通院高度重视智能体的发展现状,已先后召开六次标准研讨会,围绕智能体平台与工具、技术能力和应用服务等,联合业内百余名专家编制《智能体技术要求与评估方法 第1部分:平台和工具\第2部分:技术能力\第3部分:应用服务》系列标准,此次召开金融智能体标准启动会正式启动“第4部分:金融智能体”研制工作,旨在促进智能体产品能力与场景业务的创新融合,推动智能体向实、可靠、高质量发展。
实在智能通过中国信通院在智能体方面行业地位、技术实力、产品优势和服务能力等多维度严格筛选,作为参编单位深度参与国内首个《智能体技术要求与评估方法》系列标准编制工作,并牵头编制“第2部分:技术能力”,体现了对其智能体相关技术研发、科研成果、应用案例、行业影响力的高度认可。
该标准作为国内领先的针对人工智能领域智能体制定的标准体系,围绕智能体的定义、属性、能力,制定其功能丰富度、性能优越度、智能化程度、应用成熟度等技术要求,为智能体产品能力与垂直行业场景业务创新融合、智能体服务和应用落地及应用方的技术选型提供前言参考。
《智能体(Agent)技术要求与评估方法》将与之前发布的基础大模型标准体系、行业大模型标准体系、基于大模型的智能应用标准体系形成合力,智能体作为大模型的重要应用模式,实在智能将积极推动基于大模型的智能体新应用、新服务、新业态标准体系建设,将智能体能力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承接千行百业日益复杂的提质降本增效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