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与金融、教育、医疗健康、交通、消费等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加快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助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此外,人工智能技术已逐步应用在电网智能运检、运行控制、企业管理和用电服务等领域,智能化、数字化已成为电网企业当下改革创新的方向,但供电企业基层工作仍以人工操作为主,工作烦琐枯燥、重复性高,消耗着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由于基层工作压力大,问题处理效率低、工作出错率高。因此,供电企业亟需通过提高基层工作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实现数字技术与基层业务的深度融合。
为推动电力体制改革和基层业务数字化转型,该文通过研究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oboticProcessAutomation,简称RPA)技术在供电企业的应用,夯实企业管理基础,对提高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绩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供电企业RPA技术实施四步法
RPA作为一种软件自动化工具,能自动执行常规任务,从事低价值、高重复、大批量的日常事务操作[1]。RPA技术可以替代人工,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处理标准化流程工作,减少人力成本并加快业务流程运行,实现管理向智能化转型。RPA技术的实施路径包括“确定策略,评估方案”“设计流程,确定配置”“开发测试,上线推广”以及“运营维护,优化升级”4个步骤。每个企业应当综合考虑自身业务流程的复杂性、规模大小和员工的协调配合等因素,确定最佳的实施路径。
确定策略,评估方案供电企业根据公司经营策略及业务流程,确定RPA技术实施策略、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目标和项目预算。信息技术主管部门应积极参与各业务部门RPA开发需求的收集工作,并根据建设目标梳理业务流程,从体量和规模要求、劳动密度和劳动重复性、流程数字化程度、流程是否跨系统、风险和用户体验协同、战略重要性以及短期系统升级的可能性等7个方面评估业务流程特征,开展RPA适配度评价。
另外,供电企业需要分析不同业务流程实施RPA改造的投入产出比,从而对各业务流程进行优先级排序,制定动态需求库,分批次开发。
设计流程,确定配置目前RPA基础功能包括数据检索与记录、图像识别与处理、平台上传与下载、数据加工与分析、信息监控与产出等。
供电企业应坚持流程完整的原则,根据RPA的基础功能判断是否能代替传统业务流程中的每一步骤,明确流程细节的RPA替换逻辑,进而确定基于RPA的业务流程。在流程设计中,业务人员、IT部门、供应商应共同参与,保证RPA的实施,其中涉及关键人员有基础架构团队、应用开发专家或主管、业务分析师、IT自动化经理、应用合规专家和项目经理等。另外,供电企业需要给新业务流程各环节配置对应的软件系统,并由信息技术人员评估软件开发工作量,确定软件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