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A开发工程师眼里RPA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我们这些做金融科技的,每天都在思考一个问题:科技如何引领业务。我觉得实现有很大一类是靠新技术改变了业务流程,老流程之所以以前无法改进是因为技术条件受限。
有一个概念是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由美国的Michael Hammer 和James Champy提出,以《企业再造》为代表,”从一开始,企业再造就是信息技术的亲密伙伴。再造的精华是业务流程,而科技使得重新设计业务流程成为可能”。
建行在总结自己新一代核心建设过程的时候提到,“流程建模是用标准化的方式对业务流程进行分层细化表述,通过流程建模,建设银行的业务流程由当时的11000个三级活动大幅降低到969个,并且其中近一半活动可以跨部门共享复用。”我觉得这个就是在做BPR。
我想RPA的最高境界就是承担这个责任,在RaaS的文章中也说到,RPA团队可以找共性流程、对流程上下游进行梳理,是在做与流程建模类似的事。
很多外企里完全已经有这种部门,就是“流程优化”类岗位,同时也遇到过这类部门招RPA岗位的。
那RPA团队是这一数字化转型BPR的引领者还是支持者呢,这就得取决于RPA团队自身的业务能力了,也就是前文提到的需求分析业务专家的能力。
对于任何一个东西我们都可以从“道”和“术”道角度来看。现在业内搞的如火如荼的“RPA结合AI”什么的在我看来只是“术”而已,而RPA如何助力企业的数字化是“道”,只是业内也在讨论这个道的解决方案其实还是术而已。
但是从现实来看,RPA自身由于非常容易出政绩的特色,可能有些企业只想用RPA做几个自动化流程,提高提高几个人工作的效率,发发公众号,在业界做做宣传就结束,而对于投入大、见效慢的流程梳理,没有动力去做。
RPA第一层境界是平民化RPA,第二层境界是RaaS,第三层境界是企业级流程优化。最高境界应该成为全体RPA人的终极追求,我只能期待有魄力和创新力的企业把RPA做到这个境界了。
以上就是我对RPA的所有想法,想法是廉价的,知易行难,Linus说过“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而我由于其他更大的兴趣离开了这个领域,无法践行这些想法了,把它们分享出来,希望能对从业者有一些启发,希望同仁能把RPA的路越走越宽。
本文由RPA工程师提供,https://www.ai-indeed.com